
了解醫院最新資訊

2022年6月,浙江省第十五次黨代會報告中,“詩畫江南 活力浙江”省域品牌詞正式官宣。短短八個字,傳遞出浙江叩響的時代之音,彰顯了浙江的山水之秀、人文之美、創新之魂。浙江的“詩畫”在于形,既鋪展了悠久的歷史文化脈絡,也描繪了色彩明麗的山水圖卷。浙江的“活力”在于神,展現了浙江生生不息、蓬勃向上、敢為天下先的精神活力。以形傳神,是物質富裕和精神富有內外兼具的象征。
浙江這塊寶地出了不少名草藥,從古至今,名聲在外的首先應屬“浙八味”,早在漢代著名醫學家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中就有58處運用其中的藥材。“浙八味”指白術、白芍、浙貝母、杭白菊、元胡、玄參、筧麥冬、溫郁金這八味中藥材,它們的應用范圍廣及療效優異被歷代醫家所推崇。浙江獨特的山水孕育出無數文人雅士,同時也出了不少名醫大家,有葛洪、朱丹溪、張景岳等,無不影響著中國傳統醫學治則譴方的發展,如元代朱丹溪創“陽有余陰不足”論,成為滋陰學派的代表。明代張景岳創造性地提出“陽非有余,陰常不足”論,對后世補虛扶正影響深遠。由于浙江中醫藥歷史悠久、流派眾多,僅以人名、地域而言,就有丹溪學派、永嘉學派、紹派傷寒、溫病學派、錢塘醫派等,若以學科劃分則數量更眾。故如今總結為“浙派中醫”,此名既包容了浙江全域的學術流派,又在發音上朗朗上口,同時與浙江省內其他學科的流派相吻合。可見浙江的中醫文化在傳承經典基礎之上,不斷創新的,充滿活力。
浙江的地域和文化也好,浙江的人也好,都是有一方特色的。《黃帝內經》認為人的形體與精神,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形體產生精神,精神與形體有機結合,相伴相隨,俱生俱滅,只有形神相俱才能成為人。如《靈樞·天年》說:血氣已和,榮衛已通,五臟已成,神氣舍心,魂魄畢具,乃成為人。而浙江的“形”是由浙江獨特的山水、氣候、建筑等組成,浙江的“神”由人文歷史文化不斷沉淀而成。《黃帝內經》又言“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這是流傳兩千余年至今的中醫養生大綱,在我看來“形與神俱”同時也是形容“活力浙江”的一個詞,有其“形”而成“神”,其“神”煥發,則“形”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