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了解醫院最新資訊

秋高氣爽,金桂飄香,10月21日至23日,由浙江省中醫藥學會、溫州市中醫院共同主辦的 “2023年中醫經典與傳承研究分會學術年會暨經方在惡性腫瘤中的應用學習班”在溫州順利舉行。本次學術年會及學習班大咖云集,十余位專家學者傾囊相授,200余名同道現場聚精會神,認真學習,享受著這場學術盛宴。
10月21日下午,浙江省中醫經典與傳承研究分2023年學術年會暨經方在惡性腫瘤中的應用學習班開幕。溫州市中醫院黨委書記王慶來主持開幕儀式并致辭,他代表醫院感謝各位領導、專家的蒞臨,歡迎各位同仁的到來,希望大家借本次年會及學習班博采眾長,推動中醫經典學術思想百花齊放,促進中醫腫瘤學科的發展,并預祝會議圓滿成功。
溫州市衛健委副主任鄭云蒸在會上強調了中醫藥在保障人民健康中的重要地位,并對浙派中醫發展寄予厚望。
國家級名老中醫、首都國醫名師劉景源教授圍繞“傷寒與溫熱病初期的辨治之別”主題,深入分析了傷寒和溫病兩個學派對疫病治療的不同之處,涵蓋病因、病機、治法等方面。他認為兩者不同之處主要在于初期,并詳細介紹了傷寒與溫熱病的發展趨勢。
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陳永燦教授介紹了自己運用逐邪透外治則辨治新冠肺炎體會,他認為對于此類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不易轉陰或有反復者,當以養陰清熱,升清降濁,宣郁解毒,搜邪透絡為治則,采用青蒿鱉甲湯合升降散治療,宣透排毒,放邪外出,不失為一種上乘的選擇。
第七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繼承指導老師、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王邦才教授介紹了外感熱病學說的理論源流及中醫辨治思路,他認為外感熱病的診療中西醫各有所長,中醫藥治療有其獨到的療效,針對外感熱病,特別是疫病的治療一定要堅持辨證論治,三因制宜,謹守病機,注重邪正盛衰,重視疾病的個體性、動態性和整體性,才能提高臨床療效。
全國名老中醫學術繼承指導老師、浙江省名中醫施維群教授介紹了“氣機升降學說”,他認為氣機升降學說是中醫學從動態角度出發對臟腑特性、氣化功能以及整個生命活動的高度概括。巧妙利用藥物之升降沉浮,以順勢臟腑之氣升降矛盾治療疾病是中醫之精華也。
浙江省中醫藥學會感染病分會名譽主任委員朱肖鴻教授介紹了傳染病特點、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概述及溫病經典理論。她認為結合傳染病學理論認識溫病,可以加深對溫病學經典理論的理解,有助于更好地從病的角度認識各種溫病,完善辨病和辨證相結合的溫病學診治體系,提高中醫藥防治傳染病的參與度和臨床療效。
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浙江省名中醫傅曉駿教授從一則病案出發闡述了溫病學的發展歷程,瘟疫的特性。她認為由于古今之人的體質變化,單一的經方難以應付現代更為復雜的病情,需要多方合用或是在原方基礎上進行加減配伍才能達到較好的療效。
溫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黨委書記、碩士生導師朱文宗教授詳細地介紹了中西醫結合態靶醫學的概念,具體介紹了“靶”的內涵,并通過一個個生動的例子深入淺出地闡明了尋找靶方、靶藥的方法,還從“癌毒”理論出發,闡釋腫瘤發生發展的病因病機,通過調態和打靶來祛邪解毒,扶正抗癌。
浙江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司鵬飛博士從“方源”“方藥”“方證”“方機”四個方面介紹名方“升降散”,并附上自己運用升降散治療外感發熱及內傷雜病的醫案。
浙江省中山醫院副主任醫師王斌教授從麻黃的性味及現代藥理學研究,發散至麻黃湯、麻黃加術湯、葛根湯、麻杏甘石湯、越婢湯、麻黃附子細辛湯、大青龍湯、小青龍湯、五積散等麻黃類方的臨床應用。
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腫瘤科兼中醫科主任、第二批全國優秀中醫人才劉云霞教授介紹了胃癌術后的經方應用,她認為中醫藥應該貫穿惡性腫瘤的治療全程,中西合璧,減輕抗腫瘤治療的毒副作用,更好地達到改善患者癥狀,提高生活質量,提高抗腫瘤治療的完成率,提高患者的療效和生存時間的目的。
溫州市中醫院腫瘤內科1病區主任、溫州市中青年名中醫周斌主任醫師向大家介紹了中醫藥在乳腺癌綜合治療中的應用。周主任認為乳腺癌是一種死亡率和發病率很高的腫瘤,綜合治療是目前的主要治療模式,中醫藥應該成為綜合治療的一部分。中西醫結合治療乳腺癌有協同作用,可以改善患者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同時可以減輕西醫治療的毒副反應。
溫州市中醫院感染病科科主任、主任中醫師、第四批全國中醫臨床優秀人才朱小區教授分別從“溫病與傷寒的區別”“溫病病因”“溫病傳變、證候”“溫病的治療”及“溫病的預防”五個方面詳細地介紹了陳無擇溫病思想。
參加本次會議的學員們不僅有來自市級三甲醫院臨床醫生更有來自基層的醫務工作者,大家都表示此次會議的內容豐富充實,專家們的講課深入淺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大家獲益匪淺。相信通過此次會議的順利開展,可進一步提高溫州地區腫瘤的中西醫結合診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