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了解醫院最新資訊

10月29日,溫州市中醫院2024年第三期普安熱病論壇在醫院8樓報告廳成功舉辦,醫師、檢驗技師、藥師及規培輪轉醫師共兩百余人參會。
普安熱病論壇,不僅是醫院從事臨床微生物檢驗診斷、抗菌藥物臨床藥學、感染性疾病診治等多學科醫務人員的學習交流平臺,也是抗菌藥物管理小組辦公室推動醫院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的多部門交流溝通平臺。
此次論壇由醫院感染管理科、醫務科、檢驗科、呼吸科聯合主辦,設置了耐碳青霉烯鮑曼不動桿菌(CRAB)、真菌診治、病原菌的分子診斷(tNGS/mNGS)三大主題,還特邀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微生物檢驗專家陳櫟江、吳慶及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微生物檢驗專家趙水娣參會。論壇在副院長陳炳和醫務科科長張愛國致辭后正式拉開帷幕。
CRAB主題環節由重癥醫學科張貽雯和感染肝病科柳俠平主持。臨床藥學室黃曦和檢驗科微生物室金曉立分別作“CRAB的流行情況和選藥策略”“從臨床微生物檢驗角度談談CRAB”的專題講座。
緊接著,重癥康復科林蘇進分享了一例在外院監護病房氣管切開并有創呼吸機輔助通氣無法脫機轉景山院區康復治療的慢阻肺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病例,經過多學科會診討論,選擇“高劑量舒巴坦聯合替加環素”成功臨床治愈了下呼吸道CRAB感染,并順利脫離有創呼吸機,回歸當地基層醫院繼續呼吸康復治療。
最后,感管科及呼吸科馬曉東作“CRAB的臨床診治”專題報告,介紹了世界衛生組織今年發布的最新細菌優先病原體預警清單(2024 WHO BPPL),通過世界知名期刊Lancet、CID的文獻復習,結合兩個案例,闡述了當前CRAB的治療和診斷策略。
四位講者的報告共同闡明了CRAB是一類具有高度傳播性、高抗生素耐藥性、高疾病負擔、對全球公共衛生構成最嚴重威脅的全球性細菌病原體之一,CRAB目前的治療選擇有限、有效的抗菌藥物研發滯后,是否致病菌的診斷常常比較困難。因此,全體醫務人員要特別重視院內的預防和控制,且行之有效,減緩CRAB的院內傳播,要不斷提高CRAB等碳青霉烯耐藥革蘭陰性菌(CRO)的微生物學診斷能力,要定期調整治療CRAB的抗生素目錄,開展必要的多學科討論。
真菌診治主題環節,由腎內科陳春和感管科、呼吸科馬曉東主持。呼吸科鄭青秀及黃約諾分別分享了各自經治的微生物學診斷明確的肺曲霉病、肺毛霉病診治案例。最后,陳櫟江做“侵襲性真菌感染的實驗室診斷”專題講座。
病原菌的分子診斷(tNGS/mNGS)主題環節由檢驗科孔萬仲和感管科、呼吸科馬曉東主持。趙水娣專題介紹了“tNGS/MetaCAP在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應用”,吳慶做了“mNGS檢測與結果解讀”的專題講座。
與會人員積極參與上述三個主題的討論,暢所欲言,微生物室周林雙、呼吸科李獻超、感染肝病科葉小丹和上述主持及講者一道,都發表了各自觀點及想法。
此次學術活動繼續秉承了普安熱病論壇的多學科討論宗旨,進一步宣傳了“病原微生物的準確診斷是感染疾病診治的基石”的理念,極大地活躍了醫院感染性疾病診治的學術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