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了解醫院最新資訊

11月30日,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聯合溫州市中醫院針灸推拿科舉辦的省級中醫藥繼續教育項目“腦血管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進展培訓班”及市級繼續教育項目“腰椎間盤突出癥診療技術新進展”在溫州市中醫院順利舉辦,系統介紹腦血管病中西醫研究的新技術、新進展,為中西醫結合治療腦血管病提供新思路,并介紹探討了腰椎間盤突出癥診療的新進展。
溫州市衛健委中醫處處長林成磊為本次學術會議致辭,向遠道而來的專家表示熱烈歡迎,同時勉勵學員們珍惜此次機會,學有所成。
浙江省名中醫、溫州市中醫院黨委書記、國家中管局重點專科康復專科及省中管局重點學科針灸康復帶頭人、溫州市中醫藥學會會長王慶來以《腰椎間盤突出癥骶管注射療法》為題,分享了自己在臨床中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心得體會。他從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發病機制出發,從微觀的層面深入剖析骶管注射的適應癥、具體操作手法要點及療效評價。
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副院長、浙江省腦血管病診治中醫藥傳承創新團隊負責人、博士生導師馬睿杰教授分享了《腦卒中中西醫結合治療規范》。馬教授從腦卒中中西醫指南的解讀到中西醫治療模式的探討,分析了臨床中亟待解決的問題,開創性提出 “分階段三位一體”中醫治療中風病,并為大家介紹了針對各種中風并發癥的針灸技術、多項真實世界的科研研究成果,不僅中西貫通,又能兼具理論與實踐,讓人獲益匪淺。
浙江中醫藥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兼職教授,浙江省首屆醫壇新秀,浙江省衛生創新人才培養對象,嘉興市中醫醫院紀委書記、副院長羅開濤作《針刺干預卒中后抑郁及其非藥物治療進展》的報告。卒中后抑郁嚴重影響了中風預后,羅教授立足醒腦、調神、疏肝大法,結合虛實辨證,確立針刺主方及配穴,并且用大量文獻研究及臨床觀察展示了針刺及非藥物治療干預卒中后抑郁的治療進展。
浙江中醫藥大學及溫州醫科大學兼職教授、江西中醫藥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溫州市中醫院副院長陳炳深耕耘臨床多年,在會上分享了六經論治腰痛的診療實踐,為中醫內治法治療腰痛提供了寶貴經驗。同時他也提出要靈活運用經方,不拘泥于時方,提高療效才是臨床目的。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針推理療科主任中醫師、副教授、碩導,溫州市名中醫謝文霞主任,分享了卒中后睡眠障礙的治療方案。她指出,睡眠障礙包括失眠與嗜睡,失眠應以補虛瀉實安神為原則,嗜睡則以醒腦調神為法,并分享了臨床常用的經驗穴及隨證配穴。此外,她還介紹了重復經顱磁刺激在改善腦卒中后睡眠障礙中的應用,其聯合調神解郁針法能顯著改善卒中睡眠障礙患者的睡眠功能。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神經內科腦血管病亞專科組長、浙江省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委員江云主任,從卵圓孔未閉(PFO)相關卒中的概念、發病機制、臨床評估與治療等方面,深入淺出地介紹了PFO相關腦卒中進展。并從兩個實際病例出發,讓現場學員深刻認識到PFO加卒中并不等于PFO相關卒中,臨床醫師應審慎診斷PFO相關卒中。
第五批全國中醫臨床優秀人才培養對象,浙江省衛生創新人才培養對象,浙江省中青年臨床名中醫、醫壇新秀韓德雄教授,在會上闡述了帕金森病及其針灸治療。韓教授全面介紹了帕金森病,并根據帕金森病的運動癥狀與非運動癥狀給出了相應的針灸處方,包括帕金森相關睡眠障礙、認知障礙、便秘、排尿困難等,讓現場同仁對帕金森病及針灸治療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溫州市中醫院針灸推拿科主任、第五批全國中醫臨床優秀人才、溫州市名中醫宋豐軍為在場學員講授了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針灸精準治療方法。他提出,在腰椎間盤突出的治療中,腰椎間盤突出的節段不同,則臨床表現不同,那么選擇治療的經絡、穴位也應分而論之,應該依據診斷指導精準治療,這是提高治療效果的重中之重。
浙江大學醫學院神經病學專業、腦血管病方向博士靳雨佳致力于卒中的損傷機制及診療手段研究。在學術會議現場,她作了《出血性CSVD與原發性腦出血》報告,講解了腦表面鐵沉積、腦微出血的相關研究,闡述了腦微出血、血腫體積及腦出血結局的關系。
醫學博士、副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浙江省醫壇新秀培養對象、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新苗人才吳磊分享了電針治療神經系統疾病的機制探索,從電針治療脊髓損傷出發,深入探索其繼發性損傷機制。他表示科研根植于臨床,依托于團隊,更需要循序漸進、持之以恒。
伴隨著學員們經久不絕的掌聲,省級繼教“腦血管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進展培訓班”及市級繼教“腰椎間盤突出癥診療技術新進展”圓滿落幕。此次繼教班省級大咖云集,中西醫學薈萃,對于臨床醫生是不可多得的學習機會。學員們紛紛表示獲益匪淺,希望未來能繼續開展這樣理論與實踐融合、基礎與臨床并重的繼教班。